产业推广
中药金银花——为什么叫金银花?
2025-08-29 5 0
简介
金银花是什么?
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,在初夏花开放前采收、干燥而得。金银花的入药历史悠久,已历经千年有余,在《新修本草》、《本草纲目》中都有记载。
金银花还是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,它的生长适应能力很强,栽培容易,茎蔓着地即能生根,生长迅速,花色奇特,色、香俱佳,常用作花架、围墙、凉台、篱笆、
门廊等垂直绿化材料,在夏季里繁花密布,清香扑鼻,形成美丽的风景。
为什么叫金银花?
金银花一名出自《本草纲目》,每年农历的三四月份开花。在古代,黄为金,白为银,金银花开的时候,花冠初为白色,两三日后变为黄色,新花纯白如银,
旧花淡黄如金,黄白相间,金银相映,绚烂多姿,故而得名金银花,别名二宝花、忍冬花。因花开两色、成对而生,又名双花。
那么金银花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呢?是为了吸引昆虫来给自己授粉,通过花朵颜色变化,让传粉昆虫容易分辨花朵的“年龄”,分辨哪朵花儿有花粉,从而提高访花、
授粉的精确性和效率。白色(银花)意味着“快来呀!快来呀!这儿有好多好吃的花粉、花蜜!”,黄色(金花)则意味着“这花不行了,换个地方采吧”。
这样的交相互动,是动物和植物都乐意的事,动物不用靠“碰运气”找口花蜜吃,而植物也增加了有效传播花粉的机会。
金银花有什么作用?
明代张弼《黄白花》诗中写道: “花开黄白鹭鸶藤, 疗却诸疮最有灵。”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功效,是消肿散毒治疮的重要药材。
临床用来治疗多种热性疾病如风热感冒、痢疾、身热发疹、发斑、热毒疮痈、咽喉肿痛等,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菌、抗病毒、
抗炎退热的作用。大名鼎鼎的连花清瘟颗粒里面就有它,大家发烧、嗓子疼常吃的双黄连口服液、小儿咽扁颗粒里也有它。金银花水对天气炎热导致的皮肤红肿、
疔疖或者是痱子,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。夏天小朋友们身上热起了痱子,不妨试试用金银花煮水洗澡。
金银花花香清雅,还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品种。炎炎夏季人们常常拿金银花泡茶喝,金银花露更是夏季里响当当的“明星”产品,受到广大小朋友的喜爱,
喝后清热解暑,可以防治夏季暑热 、流感和小儿热疖、痱毒等。家庭自制饮用推荐取金银花20克,冲入沸水1000 毫升,晾至温热后加适量蜂蜜调匀供饮。
小朋友们,金银花露好喝但不要“贪杯”哦 ,它虽然是“露露”,却不是饮料,它是实打实的药品,不能常喝。
金银花使用注意事项
金银花性寒,不宜大量服用、长期服用,脾胃虚寒的人群尤其不适宜,比如平时容易拉肚子、肚子痛或者是腹部发凉以及手脚冰凉,这样的人群就不建议喝,
避免增加体质虚寒的现象,影响身体健康。
忍冬藤与金银花是什么关系?
忍冬藤与金银花乃“一母所生”,是同一株植物忍冬上的花和茎枝,秋、冬二季采割了忍冬的茎枝,晒干后入药,就是中药忍冬藤。
植物忍冬有着极强的耐寒能力,在入冬时老叶枯败,新叶萌出,叶子在零下10℃也不凋落,生生不息,四季含绿,无惧寒风呼啸、大雪纷飞,历代本草学著作记载其
“凌冬不凋”,故其花入药称忍冬花(即金银花)、其藤入药称忍冬藤。
从临床作用上来讲,二者相似。但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强,偏于散风消肿;忍冬藤清热解毒的作用不如金银花,偏于通经活络。
忍冬藤与金银藤、鸳鸯藤、鹭鸶藤、左缠藤是什么关系?
金银藤、鸳鸯藤、鹭鸶藤、左缠藤都是忍冬藤的别名。
金银花开的时候一蒂二花,一花为金,一花为银,两条花蕊相伴
探出在外,成双成对,形影不离,非常像一对鸳鸯翩翩而舞,故有名金银藤、鸳鸯藤。因其藤蔓修长,伫立绿叶之上,形似美丽的鹭鸶鸟,故得名鹭鸶藤。
忍冬的藤条生长只向左缠绕,故又名左缠藤。
山银花和金银花一样吗?
“山银花”不是“金银花”,它是金银花的“孪生兄弟”。山银花同属忍冬科植物,也是在夏初时分,山银花开放前,采收其花蕾或带初开的花,干燥后入药。
这对“孪生兄弟”从外表上看,有些许不同,金银花表面有密密的短绒毛,而山银花表面较光滑,没有绒毛。金银花呈棒状,上粗下细,像个极小号的棒槌;
而山银花则多为长条形,略微弯曲,上下粗细相差不大。
临床作用方面山银花与金银花相似,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,在一些地区以山银花代替金银花使用。
金银木和金银花一字之差,是同一植物吗?
它们是同科属的两姐妹。
金银木又名金银忍冬,是木本植物,植株大,往往独立成长为一棵小树的样子;而金银花是藤本植物,以藤的方式攀爬在其他物体上生长。
金银木结的果实是红色的,而金银花结的果实是蓝黑色的。要注意金银木的果实外观红艳极其诱人,但它有毒,人不能吃,是鸟儿的美食。
冬天,金银花的叶子不凋谢,而金银木的叶子会凋谢,其红红的果实不凋落。
金银木有着与金银花类似的清热解毒作用,全株可以入药,但目前主要用来做园林绿化树种。金银木春夏观花,秋冬赏果,四季相宜。